夏季防暑降溫小常識
來源: 南山疾控 時間: 2021-06-21 16:41:27
喝水應少量多次,劇烈運動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飲。可自行配方水飲料:涼開水中加入適量食鹽、葡萄糖和橙汁。這樣既補充了水分,也補充了鹽、葡萄糖和維生素,使體內水鹽代謝平衡。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居室應保持幽靜、清潔、通風涼爽。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大多數人脂肪、蛋白質攝入過多,水果、蔬菜攝入太少。要想安度盛夏,人們應盡可能多吃雜糧、粗糧、水果與蔬菜,將烹調用油量降下來。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
5、防曬措施。
夏天平均氣溫都在37度,出門盡量選擇傍晚陰涼的時候,不要再大中午最熱的時間外出暴曬。如果遇到一定要出門的情況,要做好防曬措施,涂上防曬霜、帶上遮陽傘。

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后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夏季高溫,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科學分析表明,茶葉含鉀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有關實驗表明,綠豆對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們視為難得的食療佳蔬。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釀成。《本草綱目》:“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1、藿香正氣口服液。對于預防中暑和治療中暑都有很好的作用,對于風寒感冒和濕熱感冒也有很好的作用。2、十滴水。主要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頭暈、惡心、腹痛、胃腸不適。3、仁丹。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郁悶、腹痛腹瀉,也可用于暈車暈船、水土不服。4、廣東涼茶顆粒。通用名稱“廣東涼茶顆粒”,又叫“王老吉廣東涼茶顆粒”,是國藥準字號的藥品 在藥店有賣。具有清熱解暑,去濕生津。用于四時感冒,發熱喉痛,濕熱積滯,口干尿赤。5、清涼油(風油精)。除了能治療蚊蟲叮咬,還能涂抹在額頭或太陽穴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