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隨著氣溫升高,人們也容易感覺心煩氣躁、情緒波動、精神困乏、食欲不振等。
中暑
中暑是大暑天最常見的病癥之一,原因:人在高溫環境中,體溫調節失去平衡,肌體大量蓄熱,水鹽代謝紊亂。
#中暑怎么辦#
輕度中暑,多喝含鹽的清涼飲料,若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氣水。
重癥中暑患者,應抬到陰涼處就地搶救,并立即送往醫院。
#怎樣預防中暑#
1.在烈日下做好防曬工作;
2.保證充足的睡眠;
3.多洗溫水澡幫助體溫散發;
4.多吃蔬菜瓜果,適量飲用鹽開水、綠豆湯、酸梅湯等清涼飲料。
熱中風
主要原因:由于室內與室外氣溫相差太大,若頻繁出入房間,忽冷忽熱使腦部血管反復舒縮。常發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
#怎樣預防熱中風#
1、預防熱中風,首先要補充水分。在夏季容易不顯性脫水或天熱出汗,使老年人在天熱時處于輕度脫水狀態,容易使血液粘稠,而出現堵塞從而引起中風,因此多喝白開水或淡茶水,以防止血液濃縮出現血栓,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2、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8℃為宜,另外,避免在炎熱的天氣下到戶外活動;
3、戒煙戒酒,防止血液黏稠度過高,以保證機體良好的供血、供氧;
4、經常檢測血壓、血糖等:預防中風首先要重視高血壓、高血脂癥等易引發腦中風的病癥,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多吃能軟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降脂藥;
5、有過中風史的病人,其家屬要時時觀察病人的癥狀,一般來說,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酸軟無力、頻頻打哈欠等都是中風前的預兆,這些癥狀明顯時,一定要速去醫院求診。
胃腸道傳染病
大暑天時氣溫高,食物容易腐壞變質,而且各種蚊蟲的繁殖也快,成為傳播疾病的渠道。易發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霍亂、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怎樣預防胃腸道疾病#
1、少吃隔夜隔餐的飯菜;
2、餐具、食物等要防蒼蠅、蚊蟲叮咬,做好洗滌消毒工作;
3、買來的海鮮等水產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
4、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
5、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消滅蒼蠅、蟑螂、老鼠等;
6、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手洗澡。
一、飲食宜以清補為主,健脾養胃,清暑化濕。
高溫、高濕的天氣是大暑的主旋律,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精神疲憊。大暑節氣的飲食調理宜堅持益氣生津、健脾養胃、清暑化濕的清補原則。可多吃粥,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補虛損,最宜養人。
#推薦食譜#
綠豆百合粥,雙豆(紅豆和綠豆)薏米粥,都可以加淮山(山藥)或茯苓,能起到更好的祛濕效果。
二、添苦味。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敬而遠之,還可以預防中暑,一舉兩得。
三、多吃蔬果和雜糧以供應維生素。
夏季每日從汗液中損失較多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B2,缺乏這些維生素使人身體倦怠、抵抗力下降。據測定,高溫天氣中水溶性的維生素需要量是平時的2倍以上。補充維生素C的好辦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B1的好食品是綠豆、紅豆、扁豆等豆類,以及玉米、大麥、燕麥等粗糧;維生素B2的好來源則是牛奶和綠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