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在线播放|一级做a免费视频|51吃瓜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教育 > 健康常識 >
被國人一年吃掉4000億個的雞蛋,你可能低估了它的「營養價值」
來源: 生命時報 時間: 2022-02-22 16:13:17

雞蛋,這個廚房里最常見的食材,被國人吃出了各種花樣。


煮、煎、炒,甚至生吃,還能兼容西紅柿、青椒、苦瓜、韭菜等多種蔬菜,配出一道道國民菜。


據統計,2020年我國國內雞蛋消費量2947.8萬噸,全球排名第一;人均消耗雞蛋296枚,估算至少吃掉4000億枚。

640.jpg

受訪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營養科主任 朱旭萍


我國每年吃掉4000億枚雞蛋


全世界最愛吃雞蛋的國家里,中國一定榜上有名。作為全球雞蛋消費第一大國,我國每年至少吃掉4000億枚雞蛋,連起來的長度甚至能圍繞地球550圈。


  •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0年我國國內雞蛋消費量2947.8萬噸,全球排名第一;人均296枚,全球排名第三。


  • 2020年,發表于《英國營養學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1991~2009年間,從16克到31克,每人日均吃蛋量翻了一番。而在同期的美國,每日人均蛋攝入量是28.43克,亞洲整體水平為20.56克。


  • 自1982年開始定期進行的全國性營養調查中,城鄉居民的蛋消費量也呈現出同樣趨勢,農村增速明顯。


    1992~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蛋類消費量從每年9.45千克升至10.7千克;農村從每年2.85千克飆升至8.5千克。



一年吃掉這么多雞蛋,除了跟我國日益增強的生產力有關,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國人從古至今的飲食傳統、多樣吃法。


早在北魏農學史專著《齊民要術》,就有記錄煮雞蛋的場景——“瀹雞子法:打破,瀉沸湯中,浮出,即掠取,生熟正得,即加鹽醋也。”


雞蛋在餐桌上的地位從未撼動過,只是烹飪手法略有差異。


為什么雞蛋的蛋白質更優質?


從上世紀到如今食用量的增加,雞蛋彌補了國人曾經蛋白質攝入偏低的不足,對增強國民體質起到了一定的幫助。


雞蛋堪稱一座“全營養寶庫”,富含各種人類所需的營養元素。


雞蛋白:與人體蛋白質模式最接近

各類食物蛋白質中,生物價值最高的一種,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與人體蛋白質模式最接近,消化吸收率高,被稱為“完美蛋白質模式”。


雞蛋黃:營養素全面

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D、B族維生素、礦物質及卵磷脂、葉黃素、歐米伽3脂肪酸等營養素。在兒童生長發育中,卵磷脂可謂必不可少。


對乳糖不耐受人群友好

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中,奶制品、雞蛋因性價比高,食用頻率更高。但由于不少國人乳糖不耐受,就會傾向選擇相對“安全”的雞蛋。



不同人群吃蛋的“黃金標準”


除了日常飲食攝入,一些人為了健身或補身體的人會大量攝入雞蛋來補充蛋白質。事實上,科學吃蛋也有“黃金標準”:


健康成年人

每天吃1個雞蛋,蛋白、蛋黃都要吃,或一周吃5~7個雞蛋皆可。


特殊人群

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孕期婦女、哺乳期婦女、健身增肌人士,可每天吃1~2個雞蛋;


疾病康復期患者,當其他動物性食物攝入不夠時,可每天吃1~2個雞蛋,甚至在短期內每天吃2~3個;


健康的蛋奶素食者,每天吃2個雞蛋也沒問題。


不同疾病患者

  • 高血脂患者:可以每天吃半個蛋黃,但若吃了其他膽固醇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奶油、肉類),最好只吃蛋白不吃蛋黃。


  • 膽囊炎患者:只要不是急性發作期,單純膽囊炎患者可以吃雞蛋,但要注意吃法,最好是煮、蒸等不加油脂烹調。


    膽囊有膽固醇沉積或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則不要吃蛋黃。


  • 雞蛋過敏者:一般來說,對雞蛋過敏主要是對蛋白中的卵白蛋白過敏,所以這類人可以試著吃蛋黃,如果也過敏就別吃了。


  • 痛風患者: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又幾乎不含嘌呤,是非常好的營養來源,也可以每天吃1~2個。



此外,雞蛋的最佳烹飪方式是水煮。研究表明,不同方式下,雞蛋中營養物質的消化率排序為:水煮雞蛋>炒雞蛋>煎雞蛋>生吃雞蛋。


經蒸、煮、炒的雞蛋,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均在95%以上,生吃雞蛋僅為50%左右,煎蛋則會損失部分維生素。▲



?
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桂ICP備17011248號-1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四會路7號 郵編:541001 電話:0773-2825645
易東傳媒技術支持 建議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7.0以上瀏覽器
桂公網安備 45030202000078號 糾治腐敗舉報電話:0773-282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