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后,陽光也變得清爽起來,真正的秋高氣爽,適合戶外活動。那么,您出門曬太陽了嗎?
多項研究表明,合理曬太陽有助于降低癌癥、心臟病、中風、呼吸道疾病等的風險,還對穩(wěn)定情緒、提升激素水平有好處。
不經(jīng)常曬太陽的人,難免會遇到以下健康問題——
人體90%的維生素D是依靠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后,通過自身皮膚合成的,它可以促進人體的鈣吸收,降低骨質疏松的患病風險。
西班牙國立馬拉加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日曬不夠導致的維生素D水平較低,可增加患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
曬太陽可以使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有所提升,這將有效改善情緒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防治抑郁。
日曬不夠還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認知障礙、勃起障礙、前列腺癌、精神疾病的風險。 而多曬太陽有助于預防多種癌癥及過敏、哮喘、近視、流感、佝僂病等常見病。 比如頭部、背部和腿。 頭為“諸陽之會”,是人體陽氣匯聚的地方,能調(diào)暢氣血,通暢百脈,因此要注意時刻補其不足。 后背是人體督脈的循行之處,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陽經(jīng)。其還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循行的主要部位,起著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因此,這里的陽氣也要足。 “寒從足下起”,腿部及腳部是陰氣下沉的部位,很多人小腿和手足冰涼就說明濕氣過重,平時可多曬曬太陽。 陽氣虛弱、先天不足、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都要多曬曬太陽扶助陽氣。 此外,不經(jīng)常曬太陽的人,應主動增加戶外活動。 不妨先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每天做全方位防曬,捂得特別嚴嗎? 2.每天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待在室內(nèi)嗎? 3.居室不朝陽嗎? 4.周末更愿意窩在家嗎? 5.患有骨質疏松嗎? 如果你的答案有3個以上為“是”,說明你缺乏日曬。 過于強烈的陽光可能會導致早期老年黃斑病變和皮膚癌變,因此選對時間很重要。 最適合曬太陽的時間是上午8時到10時,和下午15時到17時。 “最佳日曬時段”用“影子原則”來選擇更簡單、有效。當影子的長度短于身高時則不宜曬太陽,因為這個時候的陽光比較“毒”。 絕大多數(shù)人每天曬太陽20分鐘左右即可,兒童短些,老人長些,但一般建議控制在30分鐘內(nèi)。 秋冬季可以適當延長曬太陽的時間。 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因為玻璃阻擋了陽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線,最好在戶外或者打開窗戶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