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ZikaVirus)引起的蚊媒傳染病。包括孕婦在內的各類人群對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寨卡病毒后約五分之一的人會出現臨床癥狀,一般癥狀較輕,通常在2-7天后自愈,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皮疹和肌肉、關節疼痛等,也可伴有結膜炎、眼后痛和嘔吐等表現。寨卡病毒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此外,研究表明寨卡病毒還可能通過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
民眾出外旅行或工作前應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前往存在寨卡病毒本地傳播的民眾應采取以下防護:
一、消除或破壞蚊蟲孳生地:
及時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廢舊輪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積水容器以及飲水器接水槽等室內積水容器;
排干房前屋后及屋頂溝渠死水;
儲水容器加蓋,以防蚊子進入;
防止垃圾堆積,將垃圾放入密閉塑料袋并放入密閉容器中;
家養水生植物每星期至少應換水一次,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積水。
二、減少與蚊子接觸的機會
使用紗窗、紗門,睡覺時掛蚊帳或使用防蚊劑
盡量穿寬松、淺色長袖衣服和長褲,在皮膚裸露部分使用驅避劑
避免在蚊子活動高峰時刻在蚊子出沒頻繁的樹蔭、草叢、涼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必須前往蚊子密度較高的場所時可現場噴灑滅蚊劑
三、從存在寨卡病毒本地傳播的地區回來后,若出現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近期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