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現場
為深化校地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公共衛生領域深度融合,3月19日,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陽冬率艾滋病防制科、結核病防制科專業技術團隊,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開展“AI及大數據在傳染病防控中的創新應用”專題研討。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上,雙方圍繞“人工智能賦能傳染病防控”核心議題,重點探討了四大應用方向:一是疾病傳播機制研究:通過AI模型解析病原體傳播路徑,量化環境、人口等因素對傳染病流行的影響。二是智能預警系統構建: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建立傳染病傳播風險預測模型,提升早期預警能力;三是在影響因素量化層面,開發慢病風險因素智能分析系統;四是決策支持體系建設: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政府制定精準防控策略提供科學依據。雙方在構建智能預警系統、聯合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建公共衛生AI人才培育基地等具體合作事項達成初步共識。
參觀“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成果展”
合作基礎堅實,優勢資源互補。桂林市疾控中心積累了覆蓋全市的傳染病監測數據庫,包含艾滋病、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的流行病學數據、實驗室檢測數據及干預措施效果數據,這些高質量數據將為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提供堅實的基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在復雜系統建模,智能算法優化領域成果突出,特別是在利用計算機算法開展傳染病傳播的建模和預測方面有著專業的團隊及豐富的經驗。
參觀“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成果展”
本次合作,通過整合公共衛生數據資源與高校科研力量,為培養復合型公共衛生人才、提升傳染病防控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思路。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起點,持續深化在算法優化、模型驗證、政策轉化等領域的協同創新,共同打造AI+傳染病防控校地合作示范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