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在线播放|一级做a免费视频|51吃瓜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教育 > 傳染病預防 >
流感季節,注意科學預防
來源: 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制科 時間: 2018-01-12 11:44:01

我市流感有2個發病高峰,每年3~6月為第一個發病高峰,秋冬季11-12月為第二個發病高峰。目前,我市正值秋冬流感流行高峰期,流感病毒活動強,感染流感的人數明顯增加,陸續有學校報告了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

什么是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別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的潛伏期通常為1-3天,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腸不適。

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慢性病者感染流感后癥狀較重,流感也可能使原有基礎性疾病的病情加重。

流感傳播途徑傳播

1.流感主要通過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2.亦可通過接觸表面沾有病毒的物品后再接觸口鼻而染病。

個人應該如何預防流感?

●接種流感疫苗。在每年的流感流行季節之前(9-10月)進行流感疫苗接種,可以減少接種者感染流感的機會或者減輕流感癥狀。

●在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的病人或肺炎等病人。

●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洗衣服,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帕捂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當接觸疑為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體時不要用手摸臉、揉眼睛、摳鼻子或接觸嘴,應立即洗手。

●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患流感后該怎么辦?

●注意休息,不要帶病上學上班,不要出入公共場所,避免與家人密切接觸,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擦拭口鼻后及時洗手;多飲水,注意營養,避免劇烈運動;

●密切關注病情,病情發生變化應盡快就醫;

●高熱者可服解熱鎮痛藥,兒童忌服含阿司匹林成分的藥物以避免發生瑞氏綜合征;

●患者可服用奧司他韋等抗流感病毒藥物;

●老年人、低齡兒童、孕婦、肥胖、有慢性基礎疾病的流感患者易發展為重癥病例,應及早到醫院診治。

學校或托幼機構內發生流感樣病例聚集性疫情時應采取哪些處置措施?

學校或托幼機構發生聚集性疫情后,應立即向轄區教育局和疾控中心報告,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及時上報疫情信息

落實晨午檢制度,調查了解學生缺勤原因(疾病或癥狀信息),每日匯總報告因病缺勤人數,做到傳染病疫情的早發現、早報告。

認真做好病例管理

發現流感樣病例,應第一時間為其佩戴口罩并實施單獨隔離,避免接觸其他兒童,及時通知家長帶其就醫或回家休息。

做好患兒家長溝通,配合疾控中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呼吸道標本采集等防控工作,避免孩子帶病上學,患病期間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和進入公共場所。

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流感樣癥狀消失48小時后方可返校上課。

跟蹤記錄疫情進展

及時追蹤患者的病情進展及轉歸情況,每日統計新增病例數、累計病例數、痊愈病例數、病例病情進展等情況,按時報告轄區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感染他人。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衛生整潔,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加強日常開窗通風,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空氣流通。

多喝開水,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適時采取消毒措施

在疫情發生期間,學校和托幼機構要在疾控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業人員指導下,適時采取日常消毒和終末消毒相結合的措施。

積極做好健康教育

開展健康教育,在疫情發生學校和托幼機構可采用網絡、板報、張貼畫、宣傳折頁等形式來宣傳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師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適時進行停課停園

發生疫情的學校和托幼機構應避免組織集體活動。根據疫情波及范圍和發展趨勢,在流行病學評估的基礎上,學校和托幼機構可采取停課、停園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
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桂ICP備17011248號-1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四會路7號 郵編:541001 電話:0773-2825645
易東傳媒技術支持 建議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7.0以上瀏覽器
桂公網安備 45030202000078號 糾治腐敗舉報電話:0773-282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