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在线播放|一级做a免费视频|51吃瓜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教育 > 熱點專題 >
2018年國慶假期旅行衛生重點提示
來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 時間: 2018-09-25 17:20:18

 馬上就要到國慶長假啦,你是不是已經開始收拾行囊,準備去體驗詩和遠方了?旅行期間衛生問題不可小覷。為此,特邀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的專家給大家進行重點提示。 

  [重點風險提示] 

  1.2018年國慶假期期間,我國內地發生風險相對較高的傳染病有登革熱、霍亂、季節性流感等,另外要注意食物中毒等風險。 

  2.乘坐密閉交通工具、人群短時間內急劇增多以及接觸頻繁,將增加經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傳染病的風險,如季節性流感等。 

  3.節日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發生可能性會有所增加,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食物中毒、霍亂等。 

  4.赴有本地登革熱疫情的南方省份旅行,要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 

  5.赴境外旅行,重點應注意登革熱、寨卡病毒病、黃熱病等蚊媒傳染病,霍亂等腸道傳染病,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呼吸道傳染病,以及埃博拉病毒病的風險。 

    

  [相關風險的特征及具體預防措施] 

  1.登革熱 

  時值登革熱疫情的高發季節,我國內地的廣東、云南、浙江、海南、湖南、福建局部地區發生本地感染疫情。目前全球多個熱帶和亞熱帶國家正處于登革熱流行期,我國發現的輸入性登革熱病例絕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和南亞,尤其是泰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馬爾代夫等國家和地區。 

  登革熱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和關節疼痛、皮疹等,少數患者可能發展為重癥,出現血小板減少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主要預防措施:主要通過避免蚊蟲叮咬進行預防。旅行時,要做好防蚊措施,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皮膚裸露處涂抹驅蚊劑、住宿有空調的賓館酒店、睡覺時使用蚊帳等;注意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當立即就醫。 

  2.寨卡病毒病 

  目前全球報告有寨卡病毒病本地疫情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也包括部分東南亞國家,我國公民經常前往旅行的國家和地區如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爾代夫、柬埔寨、老撾等曾有疫情發生。 

  2016~2017年,我國內地共報告26例寨卡病毒病輸入病例,病例來源地為委內瑞拉(17例)、薩摩亞(3例)、蘇里南(2例)、危地馬拉(2例)、厄瓜多爾和緬甸(各1例)。疫情均未發生后續傳播。2018年截至目前,無病例報告。 

  寨卡病毒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還存在性傳播、母嬰傳播和輸血傳播。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結膜炎、關節痛、肌肉痛等癥狀;孕婦感染后可能導致胎兒或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畸形(包括小頭畸形),甚至發生死胎、流產;少數人感染后可能出現對稱性麻痹、四肢軟癱、感覺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表現的格林-巴利綜合征。 

  主要預防措施:主要通過避免蚊蟲叮咬進行預防。孕婦及計劃懷孕的婦女盡量不要前往有寨卡病毒病本地蚊媒傳播疫情發生的國家或地區旅行。旅行時,要做好防蚊措施,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皮膚裸露處涂抹驅蚊劑、住宿有空調的賓館酒店、睡覺時使用蚊帳等;注意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當立即就醫。為避免性傳播,自寨卡病毒流行區回國后需采取安全性行為,并至少6個月后再準備懷孕。 

  3.黃熱病 

  黃熱病多見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中美洲、南美洲熱帶地區。2018年初,巴西暴發黃熱病疫情。8月,法屬圭亞那、剛果共和國分別報告發生黃熱病疫情。 

  2016年我國內地共報告11例黃熱病輸入病例,均為安哥拉輸入,這也是我國首次報告黃熱病輸入疫情。疫情均未發生后續傳播。2017年以來,無病例報告。 

  黃熱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發病時表現為流感樣癥狀,伴有突發發熱、寒顫、頭痛、背痛、肌肉痛、虛脫、惡心及嘔吐。 

  主要預防措施:黃熱病可通過接種疫苗預防。前往非洲、美洲等黃熱病流行地區前,應按照要求接種黃熱病疫苗,并攜帶好接種證(俗稱“小黃本”)備查。一次接種可終生免疫。此外,在旅行過程中還需盡量避免蚊蟲叮咬。旅行時,要做好防蚊措施,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皮膚裸露處涂抹驅蚊劑、住宿有空調的賓館酒店、睡覺時使用蚊帳等;注意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當立即就醫。 

  4.霍亂 

  目前處于腸道傳染病易發季節,我國內地偶有霍亂散發病例報告,部分病例因食用未充分煮熟的海鮮所致。2017年4月以來,也門暴發了大規模霍亂疫情。此外,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肯尼亞、索馬里、津巴布韋、坦桑尼亞、尼日爾、安哥拉等非洲多國也有霍亂疫情發生。 

  霍亂主要通過食用含有霍亂弧菌的水、食物傳播,偶有通過直接接觸傳播。主要臨床癥狀為不伴發熱的水樣腹瀉。重癥霍亂表現為急性水樣腹瀉,常常伴有惡心、嘔吐,快速導致脫水。 

  主要預防措施:旅行期間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進餐、準備食物前以及便后要用肥皂徹底洗手。當前往衛生狀況不明的地區旅行時,盡量食用煮熟的熱食,盡量飲用開水,或未開封的預包裝水及飲料。不進食生的蔬菜、未經巴氏消毒的果汁和牛奶,食用水果前自己削皮,使用清潔的流水清洗餐具。若必須前往霍亂疫情暴發的地區,行前口服霍亂疫苗可能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5.食物中毒 

  我國內地食物中毒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起數和中毒人數最多。患者常在進餐后24小時內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續或者陣發性絞痛多見,嘔吐物多為進食之食物;常先吐后瀉,每天腹瀉數次至數十次,多為黃色稀便、水樣或黏液便。 

  主要預防措施:旅行期間注意飲食衛生,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生水。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時要注意生、熟分開。外出就餐時,要注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6.季節性流感 

  近期,我國內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動均維持在低水平。根據往年流行趨勢,預計國慶假期期間,流感仍將維持在低水平。 

  季節性流感通過飛沫傳播,如近距離咳嗽、噴嚏、近距離交談等均可傳播,傳染性很強。一般表現為突然起病,高熱,可有畏寒、寒戰,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等。多數人為輕癥,可以自愈,但少數重癥病例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臟器衰竭死亡。發生重癥的高危人群主要為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主要預防措施:外出旅行時,注意避免過度疲勞,保持正常抵抗力;居住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盡量遠離有咳嗽、打噴嚏癥狀人員;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表現,應戴上口罩、及時就醫,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7.中東呼吸綜合征 

  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主要發生于中東地區,其中83%來自沙特。2018年以來,全球疫情相對平穩,在中東國家特別是沙特,持續有散發病例發生,并有經家庭密切接觸和醫院感染病例,但總體疫情未超過往年同期水平。8月,英國報告1例沙特輸入病例。9月,韓國報告1例科威特輸入病例。 

  中東呼吸綜合征的首代病例主要通過接觸單峰駱駝感染。密切接觸或共處于狹小空間可發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該病典型癥狀表現為急性呼吸道感染,起病急,高熱,可伴有畏寒、寒戰、咳嗽、胸痛、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 

  主要預防措施:到中東地區旅行者,要避免接觸單峰駱駝,包括不要接近駱駝、駱駝農場,更不要觸摸駱駝、喝未煮開的駱駝奶等。必須接觸駱駝或到當地醫療機構就診時,則需注意個人防護,并及時洗手。 

  8.埃博拉病毒病 

  2018年5月初以來,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發生埃博拉病毒病暴發疫情。截至9月22日,累計報告病例149例,其中死亡100人。世界衛生組織評估認為,該起疫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內和非洲地區(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鄰近國家)的傳播風險高,全球傳播風險低。 

  埃博拉病毒病主要通過接觸病人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突起發熱、頭痛、肌肉痛、咽痛、嘔吐、腹痛、腹瀉、出疹、出血和多臟器損害,病死率高。 

  主要預防措施:外出旅行時,避免與靈長類動物和任何有可疑埃博拉病毒病癥狀的人直接肢體接觸;避免接觸死亡病例尸體;避免接觸他人的血液或體液;可隨時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擦手,若手部有明顯污漬,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痛、咽痛、嘔吐、腹痛、出血癥狀,應及時就醫。 


?
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桂ICP備17011248號-1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四會路7號 郵編:541001 電話:0773-2825645
易東傳媒技術支持 建議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7.0以上瀏覽器
桂公網安備 45030202000078號 糾治腐敗舉報電話:0773-282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