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核心知識 | 主要內容 | |
危害性認識 | |||
1 |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高的嚴重傳染病,不可治愈 | 感染艾滋病會給學習、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對于家庭、父母心存愧疚;需要終身規律服藥;精神壓力增大。 病毒會緩慢破壞人的免疫系統,若不堅持規范治療,發病后病情發展迅速。 發病后的常見癥狀包括:皮膚、黏膜出現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血皰、淤血斑、持續性發熱、肺炎、肺結核、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并發惡性腫瘤等。 | |
2 | 目前我國青年學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長趨勢,主要傳播方式為男性同性性行為,其次為異性性行為 | 2014年我國報告新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0.4萬例,其中性傳播比例超過90%。平均每小時新發現12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2008年-2014年,報告青年學生感染者人數占全部青年人群感染者人數的比例由5.77%上升到16.58%。 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呈顯著上升趨勢,新發現的學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傳播為主,特別是同性性傳播。 | |
3 | 艾滋病需要終生治療,會給家庭和個人造成嚴重負擔 | 當人感染HIV后,體內免疫系統就會持續遭到破壞,由此可能會增加機會性感染、腫瘤等發生的機率,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需要終生治療,由此產生的治療費用較高,同時也會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 | |
4 | 不能通過外表判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 艾滋病存在較長時間的潛伏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外表與正常人無異,決不能從一個人外表是否健康來判斷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一些學生由于自控力不強/疾病預防知識匱乏,無法抵御異性或同性的引誘、哄騙,與外表健康的人發生性行為,感染艾滋病病毒。 也有極個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于各種原因,蓄意與他人發生無保護性行為,傳播疾病,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 |
預防 | |||
5 | 學習掌握性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技能,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 掌握科學的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保證安全的性行為。性既不神秘、骯臟,也并非自由、放縱。性沖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成長的必經過程。青年學生應積極接受性健康教育,豐富課余生活,提高自制力。 | |
6 | 艾滋病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拒絕毒品、自尊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 目前尚沒有能夠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掌握預防知識、拒絕危險行為,做好自身防護才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 |
7 | 堅持每次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預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與傳播 | 選擇質量合格的安全套,確保使用方法正確。 使用安全套不意味著可以放縱個人的性行為。 正確使用安全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l使用前應特別留意安全套的出廠日期和有效期,確保安全套不過期;要將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癟,排出空氣; l每一次性行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復使用。 l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陰莖接觸陰道、肛門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 l良好的潤滑對防止安全套破裂是很重要的;只能使用水性的潤滑劑,油性潤滑劑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 l射精后應立即抽出,注意安全套有無破損。如有破損,應考慮去相關機構進行咨詢檢測。 | |
8 | 艾滋病通過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傳播,共用學習用品、共同進餐、共用衛生間、握手、擁抱等日常接觸不會傳播 | 艾滋病病毒在下面這些體液中存在量大,具有很強傳染性: ?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傷口滲出液 可以歸納為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日常學習生活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蚊蟲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 |
9 | 注射吸毒會增加經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會增加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 | 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針具吸毒會使病毒通過污染的針具傳播。 使用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搖頭丸、K粉等)或者醉酒可刺激或抑制中樞神經活動,刺激性行為發生或導致易受性暴力侵害。 | |
10 | 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必須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 | ||
檢測與治療 | |||
11 | 發生高危行為后(共用針具吸毒/無保護性行為等),應該主動進行艾滋病檢測與咨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急性感染期傳染性較強。常出現的癥狀有發熱、頭痛、皮疹、腹瀉等流行性感冒樣癥狀。但是這些癥狀是否出現因人而異。 HIV抗體的初篩檢測結果呈陽性不能確定是否感染,應盡快到具備診斷資格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確診。 個體剛剛感染的一段時間內,雖然感染者體內有艾滋病病毒,但血清中尚不能檢測到抗體,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檢測窗口期。根據個體不同,此過程長短不一,通常為2-12周。 因此,需要注意自己檢測的時間要在窗口期過后。具體可咨詢當地的自愿咨詢檢測門診。 | |
12 | 疾控中心、醫院等機構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檢測和咨詢服務 | 國務院《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國家對個人接受自愿咨詢檢測的信息完全保密。 可以求助于最近的自愿咨詢檢測門診(VCT門診)。衛生部門指定的自愿咨詢檢測門診所提供的咨詢和檢測服務都是完全免費的。 自愿咨詢檢測門診通常設在當地疾控中心/醫院/婦幼保健院。綜合醫院皮膚性病科(VCT門診)可以進行艾滋病檢測,還有一些社會組織也能夠提供免費的艾滋病快速檢測及咨詢服務。 | |
13 |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 |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體內病毒復制就已經開始,會逐漸損害全身多個器官,及早治療能夠抑制病毒復制,降低上述損害的發生機會,使免疫功能恢復并保持正常水平,保持較好的身體狀況,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 | |
法律法規 | |||
14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理解和關心,但故意傳播艾滋病的行為既不道德又要承擔法律責任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項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消除艾滋病歧視:社會對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視,不利于控制艾滋病傳播。有感染風險的人群因擔心受到歧視而不愿檢測,不了解自身感染狀況,會妨礙其采取預防及治療措施,增加傳播艾滋病病毒的風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因受到歧視不能積極面對生活,甚至產生報復和危害社會的念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應主動告知性伴或配偶,若繼續同他人發生無保護性行為則為故意傳播。《艾滋病防治條例》第38條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傳播艾滋病"。《傳染病防治法》第77條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