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疫情來襲,臨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唐冬弟同志,這位年過52歲的檢驗工作者,置個人安危不顧,與同組的陳永勇共同擔負起疾控中心二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的采、送樣工作,采樣人多次走進病房隔離區為新型冠狀肺炎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成功采集樣本,為抗擊疫情提供科學依據。病例采集工作過程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其被感染的危險指數可以說是最大。例如樣本咽拭子的取樣過程,是由醫務人員穿戴隔離服,到隔離病區用全長10厘米的拭子伸入患者的口腔和鼻子里進行分泌物采集,與患者相距不足50厘米,此時患者因身體條件反射,大多會打噴嚏,稍有不慎,就易被感染上。
重要的事情還是要從2月10日開始說起,10日下午16:00接到通知,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報告了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中心疫情處理二組組長馬上安排人員前往,唐冬弟同志指導隔離病房的護士采集樣本,她取得該患者賈某的樣本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桂林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2月11日上午反饋賈某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這是臨桂區首例確診病例,當天整個疾控中心工作重中之重均放在這件突發公共事件上。根據安排,11日上午11:00左右需要對賈某密切接觸者其丈夫和姐姐以及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部分醫護人員進行采樣,唐冬弟和同事馬上展開工作。
流調和采樣人員出征(唐冬弟為右二)
當天唐冬弟等采樣人員從上午11:00點忙到下午15:00點才回到單位,匆忙吃了個泡面,又繼續在崗位上工作。晚上18:40分又接到指揮部通知,需要繼續對賈某的其他密切接觸者進行采樣,她和同事緊張地準備采樣工具,馬上趕赴指揮部通知的地點。從賈某密切接觸者的住所到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共采集了16例樣本,最讓我們感動的是采樣人穿著密不透風的連體防護服,連續跟隨指揮部的安排不停地轉換采樣地點,直到12日凌晨5點才回到單位,整個過程歷時近10個小時。當晚雨下得比較大,期間為了不讓自己成為污染源,始終不敢隨意靠坐,而最難忍受的就是一直堅持著沒有喝水,沒有上廁所。
流調和采樣人員出征(唐冬弟為左一)
因疫情的原因,她一直堅守在崗位,隨時待命,做到應對疫情隨叫隨到。此外,她在沒有采樣任務的時候常常主動詢問組長“現在我可以幫組里做些什么?”她沒有太多的言語,付諸的都是行動,作為老檢驗同志,對于自己的要求,她想著只要有任務我應該先上,給年輕同志做個榜樣。工作中她認真負責、積極向上;生活中她心態樂觀、樂于助人。她對自己充滿信心,也對國家戰勝疫情充滿信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唐冬弟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沖鋒在前,充分展現了一位疾控人的擔當與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