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看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
你一直堅持戴口罩
但你是否有真正形成習慣并堅持到現在?
我們最常聽到說
但最近,不少市民認為
“天氣那么熱,而且都是低風險了,還戴什么口罩”
能說放棄就放棄的行為,不能算得上是習慣
有一些研究表明
習慣養成的時間因人而異
但做一件事情如果具有內在激勵
會更容易形成習慣
比如廣東疾控跟您強調:
低風險≠零風險
科學戴口罩這件事可以保護健康
那么,你還不堅持到成為習慣嗎?
下圖我們可以看出,人在打噴嚏或咳嗽的時候會噴出大量飛沫,顆粒直徑小的飛沫會漂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而顆粒較大的最終會沉降到物體表面。
同時,感染疾病的風險與距離有很大關系,距離近、接觸到的飛沫越多,感染風險就越高。
試想一下——
如果一個患者在打噴嚏或咳嗽時沒有佩戴口罩或捂住口鼻,那么他噴/咳出的帶有病毒的飛沫就會飄散出去。
如果是多人處在密閉的空間,那么其他健康人都有被感染的風險。
01 有呼吸道癥狀
如果有咳嗽、打噴嚏等感冒癥狀,或身邊的人出現這類癥狀應戴上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02 特定職業人群
托幼機構等機構的教職員工、食品從業人員、公共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等需佩戴口罩。
前往這些場所應戴上口罩
01 人群密集場所
前往農貿市場、超市、電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場所、人與人之間距離小于1米時應戴上口罩。
0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搭乘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
03 前往醫院
前往醫療機構必須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并在就醫的過程中不要摘下。
口罩要正確佩戴才能有效阻擋細菌和病毒,請確保每次正確佩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