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世界都發燙
甜蜜誘惑無法擋
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含糖飲料、香甜誘人的糕點不斷刺激我們的味蕾和神經,用甜蜜的誘惑讓我們放棄抵抗。
但是,誘人的東西往往伴隨著危險。在放縱自己享受的同時,我們的身體在悄然地變化。
究竟我們每天能吃多少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薦第五條“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如何控糖?每人每日攝入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添加糖”是指在食品生產和制備過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及糖漿,包括白砂糖、綿白糖、紅糖、玉米糖漿等,主要用在飲料、果汁、甜點和糖果等的生產中。
說到飲料,我國人均總飲料消費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03年我國消費量僅為每人每年18千克,2013年就上升至每人每年110千克。而且,“2010-2013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顯示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飲料攝入達到每天1次及以上的比例為18.3%,其中碳酸飲料攝入頻率相對較高。
飲料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甜”,多數飲料含糖在8%-11%左右,一瓶500mL毫升的飲料,里面含糖約40-55克。
為什么我們如此癡迷于甜的食物無法自拔呢?研究顯示,它能使我們的大腦產生更多的5-羥色胺。5-羥色胺又被稱為血清素,是一種能使人感到愉悅情緒的神經遞質,具有調節情緒的功能。
在吃完甜的食物后如果不及時清潔口腔或者清潔不徹底,糖分會長時間停留在牙齒表面,產生大量酸性物質,滋生細菌,并破壞牙釉質。
我國輕體力活動水平成人每日能量需要量為1800~2250千卡,一日三餐的食物攝入輕松就能滿足。但一瓶500毫升的含糖飲料就能提供約200千卡的能量,這部分能量需要慢跑半小時才能消耗。體重增加是因為長時間內攝入的總能量大于消耗的總能量,而甜飲料、糕點等容易使我們總能量攝入過多,一口一口吃成胖子。
研究顯示,過多攝入含糖飲料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與低含糖飲料攝入人群(每月少于1次或不喝)相比,高攝入人群(每天1-2次)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6%。
在清楚認知過多攝入甜食對健康危害的基礎上,自覺控制飲料、糕點等食物的攝入頻率和攝入量。
營養成分表能科學幫助我們合理選購食物。我國2011年公布了第一個食品營養標簽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28050-2011),用于指導和規范營養標簽標識。其中,營養成分表是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范性表格,強制標識內容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值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食品的營養信息并合理選購脂肪和能量相對較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