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 今天是一個讓人沉重的日子 【世界肥胖日】
全球平均每五個成年人中
就至少有兩人遭受著超重或肥胖的困擾
而這個比例在中國成人中更是超過了二分之一
與此同時
兒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問題也日趨嚴重
影響著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如何判斷自己體重是否肥胖?
在臨床上使用BMI指數來判斷肥胖,BMI指數的計算方法是:
BMI=體重(kg)÷身高2(m2)
比如小明身高1.6m,體重52kg,那么小明的BMI就是52÷(1.6×1.6)≈20.3kg/㎡。
成年人BMI的正常值:18.5-23.9
如果BMI<18.5,屬于體重過輕;
如果23.9<BMI≤28,屬于超重;
如果28<BMI≤32,屬于肥胖;
如果BMI>32,屬于非常肥胖。
肥胖可引起多種疾病 肥胖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并達到危害健康的程度。當體重超過正常值20%以上,就有損身體健康。 可引發代謝性疾病、皮膚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肥胖對后代健康有影響(遺傳性疾?。?、心理障礙、呼吸功能低下(氣喘)、膽結石、痛風、脂肪肝、癌癥等多種疾病。 減肥的理由有N個 減肥失敗的借口有N+1個 但如果肥胖帶來不僅僅是外形不好看 還跟著一系列疾病時 減肥就是必行之事 不過減肥也不是盲目的 真正的減肥 是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 意味著 健康 體魄 精力 充沛 心態 從容 自信 滿滿 那么如何科學的減肥? 對于個人來說 做到營養均衡、吃動平衡是關鍵 給大家幾點建議吧 科學減肥 01 飲食以低脂低熱量為主 肥胖的主要形成原因就是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熱量,所以減肥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控制自身攝入的脂肪和熱量,在平時的飲食上需要避免食用動物內臟、肥肉、甜食等食物。 02 控制食量 食物主要是起到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在滿足日常所需的熱量的前提下,需要盡可能地避免攝入更多的熱量,如果飲食超出了日常所需,那么食物中的能量將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但是也應該避免過于節食的情況出現,因為節食只是減少了短時間的能量攝入,減緩了體內的新陳代謝,消耗的大部分是體內未轉化為脂肪的能量。而且長時間的節食還可能會導致身體負荷加大,身體虛弱、惡心眩暈等情況。 03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現在的上班族、大學生絕大多數都養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習慣,長時間的熬夜、睡懶覺會打亂身體的生物鐘,使得內分泌紊亂,且經常不吃早餐,飲食也會跟著變得不規律,肥胖也會接踵而至。所以想要減肥就需要做到早睡早起,養成健康良好的作息習慣。 04 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加快體內的新陳代謝,帶動全身的細胞進行活動。但是根據研究表明:運動在前半個小時所消耗的是體內還以能量形式存在的物質,并沒有消耗我們體內的脂肪。所以我們需要減肥的話,應該將運動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以上,且在運動之后我們可以做一些有氧慢運動幫助我們繼續消耗脂肪,更有效地減脂。(可參考世衛組織2020年最新發布的《關于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中的推薦。) 05 多吃蔬菜粗糧 蔬菜和粗糧中都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對于腸道蠕動有益,可以加速我們的消化吸收,且蔬菜中還含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有益于身體健康。(我們還準備了更詳細的健康飲食小竅門,供您參考:健康飲食5個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