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在线播放|一级做a免费视频|51吃瓜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教育 > 健康常識 >
一跑步就膝蓋疼,怎么辦?運動時容易遇到的8個問題,一次解答!
來源: 健康中國 時間: 2021-11-12 17:11:22

“我明明沒有貼秋膘,去年冬天的衣服今年卻穿不上了。”


“還沒走幾步遠,就氣喘吁吁,我體力下降的幅度堪比氣溫下跌。”


運動,成了冬天里很多人保持身材、增強體力的理想選擇。


圖片


但是,一跑步就膝蓋疼該怎么運動?運動多久能達到減脂效果?感冒時能運動嗎?大家有很多關于運動的疑問。


日前,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一民做客健康大家談直播間,解答了大家的疑惑。


01

每天運動多長時間能減脂?


張一民:研究表明,每次持續運動的時間大于10分鐘,才能收獲健康效益。想達到健身、減脂的鍛煉效果,運動時間和運動質量一定要保證。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運動時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齡),一周運動2~3次,每次60分鐘較為合適。
 

02

中高強度運動的標準是什么?


張一民:中高強度運動應該根據運動時的最大心率來判斷。

以20歲的大學生為例,他/她的最大心率是220減去年齡,即200,中高強度運動對應的心率是最大心率的60%~80%。對這位大學生來說,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時,他/她的心率需達到120~160。所對應的運動形式,可以是跑步、力量訓練、球類運動等。




03

一跑步膝蓋就疼,該怎么運動?


張一民: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跑步時膝蓋疼,直接原因是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無法保護膝關節,導致膝關節周圍的滑膜囊或關節滑膜層出現問題,肌肉腫脹,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出現勞損等狀況,人就會感覺到膝蓋疼痛。

跑步時遇到膝蓋疼痛,要考慮是身體能力無法支撐運動量,如正在每天堅持跑步5公里,要把運動量減下來,并且進行腰腹和下肢力量訓練,待下肢力量恢復后,再逐漸恢復到5公里。千萬不能忍著疼痛仍堅持跑5公里,這樣會讓膝蓋問題更嚴重,甚至出現骨性關節炎。
 

04

感冒的時候可以運動嗎?


張一民:感冒時不建議運動。

一般來說,感冒的發生是因為病毒或細菌侵入人體后,體內的防御系統啟動,產生大量的免疫細胞和抗體,體內會發生一場免疫大戰。此時,人體內的熱量增加,體溫升高,若此時運動,會增加身體的能量消耗,不利于免疫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而且,感冒的人一般身體也較虛弱,如果在全身無力的情況下去運動,不僅會導致呼吸不暢,更不利于身體康復。若運動不當,還會導致嚴重的運動風險事件發生,病毒性感冒就是誘發運動性猝死的原因之一。

因此,感冒時不建議大家運動,應遵醫囑,多喝水、多休息。



05

運動后多久可以洗澡?


張一民:運動后多久能洗澡,并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主要看身體恢復情況。

大家可以從兩個方面判斷:一是看心率是否恢復到90次/分鐘以下,二是看呼吸頻率是否恢復到正常狀態。一般情況下,運動后休息15~20分鐘,身體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此時去洗澡比較合適。

運動時,身體消耗大量能量,體溫上升,心跳加速,血液流動速度也較快。若運動后立刻洗澡,熱水會刺激血管進一步擴張,集中在肌肉的血液還來不及重新分配,可能出現暫時供血不足,加重心臟負擔,可能導致頭暈、惡心等。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運動后立即洗澡更危險,可能造成昏厥等。

06

跳繩時,不做熱身和拉伸,可以嗎?


張一民:不可以。跳繩是高效的有氧燃脂運動,每分鐘跳150次,每跳2分鐘休息30~60秒,這種間歇式跳繩的做法,可以達到高強度運動,不能省略熱身和拉伸的步驟。

運動前的熱身,也就是大家說的“準備活動”,作用很多,能夠讓身體溫度提高,肌肉的粘滯性下降,還能改變內臟器官的惰性,讓內臟器官的功能盡快跟上運動的需要,保證運動時候的能量供應。

運動后的拉伸,其實是疲勞恢復,拉伸練習或者牽拉關節,對身體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恢復方式。



07

一天中的最佳運動時間是什么時候?


張一民:一天之中,沒有哪個時間段是所謂的“最佳運動時間”。

對大部分人來說,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找出最佳運動時間,而是保證一天中有足夠的時間來運動。只要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習慣,留出足夠的運動時間,那么這段時間就是“最佳運動時間”。

對于在校讀書的青少年來說,合適的運動時間分為兩部分:一是校內體育活動時間,如上午9點半至10點左右的大課間活動、上午和下午的體育課、課后學校安排的各種校內體育鍛煉;二是校外活動時間,如放學后晚飯前這段時間,和家人一起打球、跳繩、做操等,能幫助消除一天的課程學習帶來的緊張情緒等。
 

08

預防運動損傷,該怎么做?


張一民:預防運動損傷,大家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1. 環境預防。很多運動損傷都是在運動者沒有用心參與的時候發生的,合適的裝備能夠減少意外發生。如有緩沖功能的運動鞋不僅穿著舒適,而且能起到運動防護的作用。

2. 準備活動預防。運動前的熱身運動,能夠激活肌肉和肌腱,增加各個肌肉的血流量,讓身體各系統做好能量供應準備。

3. 營養預防。運動前2~3.5小時,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面包、面條。運動前、中、后,少量多次地喝水,也可以喝含有一定糖分、維生素和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注意小口慢喝。

4. 技能預防。掌握一定的運動方法、運動技巧,不僅能更好地控制身體,也是在“讀取”環境狀態,了解運動所包含的危險性,同時做好降低其危害的心理準備。

5. 體能預防。規律的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力量、耐力等體能基礎,能夠讓身體各個關節更協調,降低受傷風險,還能提升運動能力,減少運動疲勞。


?
桂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桂ICP備17011248號-1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四會路7號 郵編:541001 電話:0773-2825645
易東傳媒技術支持 建議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7.0以上瀏覽器
桂公網安備 45030202000078號 糾治腐敗舉報電話:0773-2825645